首页 > 生活百科 > 斯坦利分享: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斯坦利分享: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时间: 2018-04-07 来源:西安斯坦利化学商城1

斯坦利分享:污染场地修复技术


场地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和速率通常满足不了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研究人员和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场地污染治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在场地环境自净作用的基础上,针对污染场地的污染特性、土地功能、地下水环境特点等,采取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其复合作用方式与技术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与净化。目前广泛应用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体系,按照修复技术开展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联合(集成)修复技术。


1、物理修复技术


以物理手段为主体的移除、覆盖、稀释、热挥发等污染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分离技术、土壤蒸汽浸提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玻璃化技术及热力学修复技术。


2、化学修复技术


利用外来的、或土壤自身物质之间的、或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化学反应来进行污染治理的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氧化法、化学淋洗法、化学改良剂、溶剂浸提技术等。


3、生物修复技术


广义的生物修复是指一切以利用生物为主体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广义的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以土壤动物为功能主体的修复技术。而狭义的生物修复是特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4、联合(集成)修复技术


鉴于土壤介质的非均质各向异性带来的土壤污染体系的复杂性和土壤污染的特殊性,单一的修复技术往往难以达到有效修复和净化的目的。另外,在土壤体系中,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过程本身也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因此,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在实际污染土壤的修复工程和修复技术体系中就经常涉及和采用,其主要原理包括了物理-化学的联合,化学-生物的联合,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的联合,在土壤环境体系中,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与过程,去除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与净化。

分享到:
共执行 456 个查询,用时 0.104606 秒,在线 328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5.293 MB

3秒提交 - 5秒响应 - 3分钟完成需求确认

找专业化工商城,就是这么简单

☎:029-87422640Tel:17791873183